在完税后交货这种条款的情况下,进口关税支付的归属问题,一直是贸易当中备受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它不但会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双方责任的划分。同时,它和整个贸易流程能不能顺畅进行有关系。下面会详细剖析完税后交货条款里到底是谁来支付进口关税。
DDP条款定义
DDP的意思是,卖方要在指定的目的地,完成进口清关手续,然后把在交货运输工具上还没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如此就算完成了交货,在这个条款里,卖方需承担把货物运到指定目的地的所有风险和费用,其中涵盖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该缴纳的任何“税费”,从这个定义能够看出,关税支付方向实际上已经明确了。
卖方义务
作为卖方,在DDP条款规定的情况下,要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的全过程,这里面必然存在进口国的关税问题。比如,有一批从中国运往美国的电子产品,按照DDP条款,中国卖方要预先考虑美国市场的进口关税情况,核算成本并承担这笔费用。实际上,这是把关税风险完全转移到卖方这边了。
买方好处
对买方而言,DDP条款益处多多。货物运输方面的事宜,他们无需操心。清关方面的事宜,他们也不用理会。关税费用突然大幅上涨这种状况,他们不必担忧。原本关税计算与支付极为繁杂,如今都由卖方承担。这节约了大量时间。这还节省了大量精力。买方只需在目的地接收货物即可。这显著提高了采购效率。
特殊情况
当然会存在特殊的情况,要是因为买方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得关税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商品归类出现了错误等,在这种时候,责任就会比较模糊,要是货物抵达港口之后,发现归类有误,进而导致关税增加,那么就需要买卖双方重新协商费用承担的相关事宜,但是当出现贸易政策临时调整、新增关税等情况的时候,默认是由卖方来承担 。
协商建议
在实际进行交易的时候,为了避免因为关税支付方面的问题引发纠纷,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交流,要对关税成本以及有可能变动的因素有清晰的认识,还要制定好应对的办法。要是产品的关税变化比较大,那么可以考虑在合同里面设置弹性条款,以此来应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样就能保障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