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报道,3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物流运行情况。据数据揭示,我国物流领域开局稳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供应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结构性的调整也日益突出。
今年初的头两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价值达到了56.3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3%。具体来看,工业品的物流总额增长了5.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得益于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高技术制造业相关的物流需求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在1月至2月期间,与高科技制造业相关的物流需求实现了9.1%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全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指出,观察需求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其正呈现出结构优化的调整趋势,特别是机器人、工业计算机设备及其控制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碳纤维及其材料、稀土和磁性材料,这些领域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以上。
政策推动装备制造等多领域物流增势良好
受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的推动,在1至2月期间,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的物流需求同比增长率超过了20%;同时,汽车制造领域的物流需求也实现了12%的增长,并连续四个月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在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家用电器制造物流需求同比增长了10.1%,而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产量也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此外,消费提振行动持续进行中,农村及电商等领域的物流发展潜力持续显现,县乡消费市场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在1至2月份期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8.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3个百分点。
观察物流业的整体收入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那些升级型的业务形态,其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业务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而跨境电商和航空物流也保持着持续向好的发展轨迹。
今年初的头两个月,我国物流行业总收入达到了1.9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伴随着物流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科技物流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强,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加速了转型进程。根据对重点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在1至2月份期间,这些重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合同订单量保持了超过20%的快速增长,而一体化物流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5%。何辉指出,伴随物流领域的创新与进步,供应链物流以及合同一体化物流正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显著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物流运作的成本。
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表现优异。在1至2月间,航空货运业已运送货物邮包共计142.6万吨。得益于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1至2月间的货邮运输量达到了5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9%。同时,随着高新技术制造业对出口“新三样”的需求上升,以及产业链中半导体等中间产品的需求回暖,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航空货运领域的重要增长动力。